近年來,美高成為了眾多中國家長心中的“香餑餑”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藤校及TOP10大學的錄取offer中,超過一半來自以美高為主的海外中學,特別是“哈耶普斯麻”等頂尖學府。
想要敲開美高的大門,SSAT和ISEE成績是不可或缺的入場券。那么,面對這兩個考試,家長和孩子們該如何選擇呢?
SSAT和ISEE都是申請美高時常用的標準化考試。它們雖然都涵蓋了詞匯、數(shù)學、閱讀和寫作等科目,但有很大區(qū)別。
出題機構與考試頻率的差異
ISEE由美國私立學??荚囖k公室(即ISEE Operation Office)攜手教育檔案局ERB(全稱Educational Records Bureau)共同組織。
而SSAT則是由美國中學入學考試委員會SSATB(全稱為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Test Board)獨立主辦。
在考試頻率方面,ISEE與SSAT亦有所不同。
ISEE每年設立三個考試季,分別是春夏季、秋季及冬季,每個考試季限考一次,意味著申請者每年僅三次機會。
相比之下,SSAT則采用統(tǒng)一考試日期,全年全球共設八次考試(美國9月增設一場),對考生參加考試次數(shù)無限制。
考試內容與難度的對比
就題目選項而言,ISEE為四選一,SSAT則為五選一。
數(shù)學部分,ISEE難度較高,且占比達總分一半;而SSAT雖在數(shù)學難度上稍遜,但亦不容忽視。
詞匯方面,兩者對詞匯量要求相仿,但考查形式各異。ISEE題量精簡,側重單詞在語境中的理解;SSAT則題量較大,類似舊版GRE,涉及類比邏輯關系,難度升級。
閱讀部分,ISEE與SSAT在時間分配上相近,但文章數(shù)量與題型有別。
ISEE為35分鐘內完成6篇文章共36題;SSAT則為40分鐘內完成8至10篇文章共40題。
ISEE文章類型偏向科技與說明類,與托福相似;而SSAT則包含較多文學與詩歌題材,占比40%至60%,對理解深度要求更高。
ISEE閱讀題更側重于細節(jié)捕捉,而SSAT則更強調邏輯理解與作者態(tài)度把握,因此從難度上看,SSAT閱讀更勝一籌。
分數(shù)標準的不同
在分數(shù)計算上,ISEE采用答錯不扣分的原則,鼓勵考生嘗試所有題目。
而SSAT則實行答錯扣分制,每錯一題扣除四分之一分數(shù),導致考生在面對不確定題目時更為謹慎,可能影響答題效率與得分。
選擇建議
首先需明確目標學校的具體錄取標準。多數(shù)學校接受兩種考試成績,但部分學校可能僅接受其一或有所偏好,務必提前查閱學校官網(wǎng)信息。
根據(jù)自身學科特長與英語水平做出選擇。
若文科及英語能力出眾,SSAT或能更好地展現(xiàn)你的優(yōu)勢;若擅長數(shù)學、邏輯推理,則ISEE可能更適合你發(fā)揮所長,加之ISEE題型比較精簡,特定時間提高的空間比較大,建議大家可以優(yōu)先選擇ISEE。
當然,好成績并非偶然,它背后需要的是專業(yè)的訓練和精心的準備。